“按照目前的进度,一切顺利的话,大约两周,场地雏形可以初见,紧接着我们可以面向全省进行招新选拔,到那时候,队员们也将有一个崭新的训练场地。”4月3日,贵州小轮车队BMX总教练弗雷德里克·摩尔满怀期待地说道。
【资料图】
弗雷德里克·摩尔(Frederic Moal)来自法国,因为这个,他的中国朋友都亲切地叫他“老法”。“老法”除了是贵州小轮车队BMX的总教练,还是贵州姑娘张婧的爱人和乖小孩葫芦的爸爸。
而他倾注了许多心血的贵州小轮车队,正筹谋成为全国劲旅。
“老法”的新挑战
弗雷德里克·摩尔(绿色战袍)在比赛中。
自3月21日贵州小轮车队BMX基地开工以来,弗雷德里克·摩尔就驻扎在清镇体育训练基地,本应担任技术指导的他,变身施工人员,每天早上6点起床,直到下午5点收工,只为小轮车队BMX基地早日完工。
在贵州小轮车队BMX基地开工仪式上,贵州省山地户外运动发展中心副主任甘小川表示,“力争未来让贵州泥地竞速小轮车迈进全国前列,积极打造山地户外运动的又一块招牌。”
甘小川说,贵州小轮车队BMX基地将建成包括适应性训练基础设施、赛道等在内的训练基地,接下来车队将由弗雷德里克·摩尔担任总教练,并且面向全省招新选拔,进行专业集训、试训、正式组队,积极备战2025年粤港澳全运会,探索未来贵州小轮车运动竞技发展方向。
据介绍,贵州小轮车队BMX基地第一期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建成后将用来开展小轮车队训练,主要为泥地竞速。
担任贵州小轮车队BMX总教练,弗雷德里克·摩尔坦言,这将是一份全新的极具挑战性的工作,自己对此也充满了期待。
弗雷德里克·摩尔曾是法国前国家队队员,曾获BMX法国锦标赛亚军、2009年BMX欧洲锦标赛亚军。
在弗雷德里克·摩尔看来,贵州具备开展户外运动的绝佳优势和系列利好政策举措,贵州小轮车队BMX将面向全省15岁—22岁年龄段,广泛选拔招募队员。
在提及选拔标准时,弗雷德里克·摩尔说,此次开工的贵州小轮车队BMX基地将主要开展泥地竞速,泥地竞速对身高要求并不是特别高,主要是骑行速度、爆发力、协调性、适应能力等,当然还有艰苦训练、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如果有一定运动训练基础,并喜爱这项运动,相信这对于队伍发展一定会有帮助。
“我在法国教过很多骑手和俱乐部会员,这是我第一次在中国担任教练,这的确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们的队员很专业并且相当有恒心,所以就算从零开始,我也相信贵州小轮车队BMX一定能成长为一支非常棒的队伍。”弗雷德里克·摩尔说。
小轮车项目因其速度、刺激的特点深受年轻人喜爱,同时小轮车也因独特的结构异于普通自行车。2008年小轮车泥地竞速项目成为北京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东京奥运会上以技巧为主的自由式小轮车也作为竞赛项目正式亮相。
在中国,小轮车项目在2009年被设为全运会项目,在2021年陕西全运会上,自由式小轮车成为正式比赛项目。
贵州不止有老法的“速度和激情”
弗雷德里克·摩尔2008年代表法国队参加奥运会,从此与中国结缘。
2014年,老法怀着推广极限运动的梦,再赴中国,却因结识贵州女孩张婧,把贵州变成了他的家。
“贵州太神奇了,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具有非常丰富优质的山地体育运动资源。”不止是爱屋及乌,老法认定贵州是一片发展山地极限运动的沃土。
2016年,老法邀请法国朋友在普安组织国际山地自行车邀请赛,引起极大关注。
2019年,受台江县政府邀请,他们在台江县打造了一条26公里长的登山健身步道,串联起了沿线7个村寨,成为一时热点。
“现在在贵阳、遵义、兴义等贵州各地都有很多山地运动爱好者,我们缺少的是可供大家训练和体验的自行车赛道、山地自行车公园等专业运动基地。”数年来,老法一直致力于推动以小轮自行车越野、山地自行车等项目为主的山地体育运动项目的落地和推广。
儿子葫芦继承了爸爸的运动基因,从幼儿时期就骑上了小轮车,划过平地,越过森林,老法陪伴左右。
老法吃着火锅唱着歌,在贵州铺陈“洋女婿”的美好生活。
回想2008年,老法以法国BMX运动员的身份到中国太原参加小轮车世界杯比赛。第一次来到中国,见到的一切都让他惊奇,周围的人都很爱好体育,让他倍感亲切。2014年再次来到中国,老法带着两个商业计划,一是生产自行车的零部件,但后来他意识到这并不是中国所需要的,中国需要的是填补自行车这项运动的空白。二是想要发展Xcity项目。那一年,我在华北地区寻找机会,最终没有落地。
老法不甘心,2015年再次来到中国推广Xcity项目,这次他选择了深圳。在深圳,他见到了张婧。这个贵州女孩当时用翻译软件对他说:“你做极限运动为什么不去贵州? 那里群山环抱、气候宜人、地理条件得天独厚……”
2015年的7月,老法下了飞机,近距离地看着贵州的大山,仿佛眼前的全是宝藏。起伏的山脉、茂密的植被,这里理所当然是极限运动的天堂。
在贵阳,老法和张婧经常带着葫芦去骑车。甲秀楼河道两边、人民广场、偏坡树林里都有他们的身影。在老法家,通常有四种语言交流:张婧和父母说贵阳话,张婧说“贵阳英语”,老法说“法式英语”,对葫芦是三语教育。以至于一个英语专业的朋友告诉张婧,孩子必须要送到专业的英语口语学校去纠正发音。
“我用了一年的时间适应辣椒,现在我像贵州人一样很能吃辣。我想在贵州打造出更具创新性的山地体旅项目。”老法如是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陶庆 周璇 黄懿歆 刘义鹏 赵兴华
编辑 郝梦
二审 钟俊怡
三审 赵宏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