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早上八点,一抹蓝色身影在日间手术室的污洗间忙碌。阳光透过污洗间的窗子,勾勒出清瘦的剪影。这位老师傅名叫时桂富,今年68岁,来到江苏华南公司苏北人民医院项目处工作近二十年了。身形有些消瘦的他,工作起来却干劲十足,像一头默默耕耘的“老黄牛”。
2006年刚到项目处工作时,老时是一名配送员,负责从病区运送患者的化验标本,在很多人看来,他们的工作像是“外卖员”一样干着跑腿的活,推着标本车穿梭在各个病区。但其实转运样本是一项力气活,更是一项精细活。疫情期间,时桂富肩负着重要的核酸检测样本的配送工作。那段时间里,他一遍又一遍往返于发热门诊和检验室。穿着厚重防护服的他在炎炎八月要忍受近40度的高温,汗水时常浸湿他的衣服,但是他从不停下自己的脚步。一次,刚出电梯门的时桂富接到发热门诊电话,需要紧急送检一位发热病人的核酸标本。刚刚运送过上一批标本的他,立马往回赶。取到标本后还没走到门诊,忽然下起了暴雨,他没有犹豫,冒着雨水冲向门诊,当他送完标本,早已浑身湿透,原本被雾气变得模糊的护目镜里外都在滴水,“我们提前一分钟送标本,检测结果就可以提前一分钟出来,也可以提前一分钟处理阳性结果”,在时桂富看来,时间就是生命。
今年68岁的老时,本该在家颐养天年。考虑到年龄问题,项目处将他安排在工作相对轻松的手术室做清洁工作。将小毛巾一层一层仔细摞好,放在垫单上,叠满十条,便打包起来,他动作缓慢,但仔细;整理脱下来的手术衣、把手术室里送来的医疗垃圾分类、将垃圾桶拖到污物电梯间门口叫人来收,每项工作他都做得细致;半人高的垃圾桶装得三分之二满,一个小伙子拖动二十米还略喘粗气,老时做起来走得慢却走得稳。
虽然日子过得艰苦,但老时对工作的热情却丝毫未减。他每天都提早来污洗间开始工作,两小时的午休,老时也会迟些走、早些来,给外走廊做清洁与消毒工作。手术室的清洁标准高,污梯要做到一天三次清洁,老时就一点一点擦。送下来的手术器械,要先送到老时这里清洗干净,再送去消毒,老时就一点一点洗。
不服输,不认输,是他给人最大的印象。项目处主管周福娣评价他:“老时虽然年龄大些,但他从不偷懒,在他眼里永远有活干。”是的,时师傅是闲不住的。在污物间转转,清洗台上永远是没有水渍的,地面永远是干净的,垃圾分类永远齐齐整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