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8月12日,时间进入8月以来,楼市兴起一股“公积金贷款优化”潮,优化力度和优化方式也出现了新的变化。
(资料图片)
一、多子女家庭
随着生育与住房政策挂钩,越来越多城市加大了对多子女家庭的购房支持,公积金贷款额度响应提高。
据统计,今年以来已有130多个城市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超300次,其中公积金贷款优化占了近一半。而公积金贷款优化方式最常见的,就是降低首付比例和提高贷款额度,尤其是多子女家庭支持力度更大。降低首付比例的主要是二线城市,比如首套住房公积金贷款降低到20%,二套住房则降低到30%,当然不同城市目前对于首套房二套房的认定标准还有所不同,所有优惠幅度也有一定差别。
此外就是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了。这一点包括一线城市都在调整优化,虽然一线城市看似还在“坚守”,但小小的微调动作还是有的。比如广州对多子女家庭使用住房公积金购买首套住房的,贷款最高额度上浮30%;上海则是把符合条件的多子女家庭最高贷款限额上调了20%。今年最近的一次,是浙江金华市宣布自8月14日起上调公积金最高可贷额度,拟将最高可贷额度调整至100万元。
二、商转公
昨日重庆公积金贷款优化7条措施引发热议,其中提到了“商转公”,虽然重庆不是首个如此操作的城市,但却尤引关注。
重庆此次公积金贷款优化措施中,“无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记录的缴存人家庭,仅有一笔未结清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且在重庆仅有一套住房,可申请将该套住房未结清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置换为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仔细多读几遍会发现,这不就是鼓励将存量房贷置换为公积金贷款吗?商业贷款利率和公积金贷款利率的差别,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这不就变相下调了存量房贷利率。
其实不止重庆,全国已有福州、洛阳、威海、兰州、沈阳、哈尔滨、长沙等20余城陆续推出了商转公政策,这在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呼声渐高的当下,无疑能减轻那些在高位“站岗”者的压力,进而可能会释放更多新的购房需求。此外,青岛将存量房“带押过户”业务拓展至住房公积金组合贷款,更进一步扩大了公积金贷款优化的范围,未来相信还会有更多城市探索更多的模式。
三、提高提取额度
最后一个就是公积金提取了,这一点看似与购房没关系,实际上也是在探索租购并举模式,因此也备受关注。
以昨日的成渝公积金优化为例,成都新政是“缴存人及其配偶每月提取金额不超过当月应付租金,且不超过缴存人及其配偶账户可用余额”,相较于以往的1000元/月有了显著提高。而重庆不仅提高了缴存人家庭租房提取额度,更是加大了对多子女缴存人家庭租房支持力度。对于暂时还没有经济实力买房的人来说,能从公积金中提取部分来满足租房需要,一定程度上也算是缓解了购房压力。
不仅是二线城市,包括一线城市也在进行类似优化,比如深圳在8月3日发布《征求意见稿》,其中就提到,阶段性提高职工住房公积金租房提取额度标准。一线城市的租房难度远高于二线城市,很多在一线城市漂泊的“打工族”,工资的三分之一或许都要用来支付房租,籍此在工作地附近暂时获得一个安身之处。如果这项举措得以落实,包括深圳在内的一线城市,租房难度必将降低,进而释放更多消费需求。
综上所述,8月楼市兴起“公积金优化”潮,越多越多城市积极探索公积金贷款优化新模式,期待能给低迷的楼市带来些许暖意。